全市企業財會人員反詐“十條”倡議書
近年來,企業遭遇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屢有發生,且手段日漸增多、花樣不斷翻新。財會人員作為企業資金流動的管理者和操作者,面臨著更高的被騙風險。為保護企業財產安全,構筑反詐“防火墻”,向全市廣大財會人員發出以下“十條”倡議:
一、關注“國家反詐中心”官方政務號、“南京反詐中心”微信公眾號,加強防騙知識學習,提高防騙意識和識騙能力。
二、時刻保持高度警惕之心,被騙損失的不僅是企業的財產,個人也有可能構成國有公司、企業人員失職罪,自毀職業前程。
三、微信、QQ等網絡聊天工具接到新的好友申請,特別是以單位領導的名義添加好友或拉入群聊,務必謹慎核實身份。
四、遇到單位領導通過社交軟件要求轉賬匯款時,一定要謹慎核實后再操作,若對方提供陌生賬號更要提高警惕。
五、不掃描或點擊來路不明的二維碼、手機短信和互聯網發來的可疑鏈接、文件、程序等,防止所用設備中木馬病毒而被盜號。
六、接到自稱是財政、稅務等部門補貼退稅類電話、短信,一定要通過撥打部門官方網站咨詢電話等官方渠道問詢。
七、謹記公檢法機關絕對不會通過電話調查處理違法犯罪行為、絕對不存在“安全賬戶”、絕對不會要求轉賬匯款。
八、強化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將電信網絡詐騙作為重要管控風險點,嚴格落實財務管理制度,避免企業、員工上當受騙。
九、安裝必要的殺毒防護軟件和補丁,定期開展網絡安全檢查、定期更換密碼、定期對工作電腦和手機進行殺毒。
十、如不慎被騙,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撥打110或96110,務必保留聊天、轉賬匯款等記錄。
下一篇:財稅體制改革再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