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創貸”為21萬家經營主體融資紓困
“多虧了這筆140萬元的‘寧創貸’貸款,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讓我們及時有序地完成了訂單。”南京歐測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感慨地說。
記者昨天從市財政局獲悉,我市不斷完善“寧創貸”市場化風險分擔機制,強化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截至2023年末,“寧創貸”在貸余額達到4256億元,同比增長22%,惠及21萬戶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等經營主體。
建機制:四方共擔風險,7600余家企業獲貸377億元
“公司今年終于成為上市公司隆基綠能的光伏檢測設備供應商,預計未來每年新增2000萬—3000萬元的訂單量。”南京歐測電子負責人介紹。
作為一家生產電子產品測試儀器及光伏組件精密加工的制造業企業,南京歐測電子主要服務于霍尼韋爾等知名企業,此次與隆基綠能達成合作,對于企業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然而,訂單來了,企業卻犯了難。“為完成這筆訂單,我們急需購置一批生產原材料,需要及時從銀行貸款緩解資金壓力。”南京歐測電子負責人說。
該公司與南京銀行一直保持合作關系,立即與客戶經理溝通增貸事宜,并提出在兩周內放款。客戶經理與風險經理立即上門服務。
“考慮到客戶的資金需求較為緊迫,房產抵押辦理速度較慢,便為客戶配備了140萬元的南京市‘寧創貸’額度,并在1周內為企業放款。”南京銀行客戶經理介紹。
記者獲悉,為緩解小微企業缺少抵質押物、融資難的問題,市財政局建立“寧創貸”市場化風險分擔機制,政府、銀行、擔保、再擔保機構四方共同分擔普惠貸款風險,支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經營主體發展。
“在該機制下,銀行為在南京正常生產經營、符合要求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經營主體提供最高2000萬元的無抵押、無質押信用類貸款,讓企業能夠快速及時地獲得貸款。”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16家銀行機構、8家擔保機構加入“寧創貸”市場化風險分擔機制,累計為7600余家小微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免抵質押、免擔保費、見貸即擔的信用融資377億元,小微企業融資增信更加高效便捷。
政策再加碼,持續發揮引導作用。近日,市財政局發布《關于優化南京市創新創業貸款市場化風險分擔機制的通知》,進一步優化機制。“此舉將引導銀行與擔保機構深化合作,為更多小微、專精特新等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服務,切實降低經營主體的融資門檻和融資成本。”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創新品:“專精特新保”市場受寵,“寧科貸”精準“澆灌”
“公司接到一筆大額訂單,急需流動資金采購原材料擴大生產,但由于企業輕資產的運營模式,短時間內獲得銀行貸款難度較大。”
遇到困境的南京同爾科技有限公司是江寧區一家專業專注于新能源汽車“三電”(電控器、電驅動、電機)和軍工領域自動化裝配及測試的整體方案供應商,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作為“寧創貸”市場化風險分擔機制的首批合作銀行,農業銀行南京分行了解到同爾科技的融資困境后,迅速進行對接并介紹“專精特新保”產品,7天時間就完成審批并放款,成功為企業辦理了800萬元的低成本貸款,解了燃眉之急。
急企業之所需,解企業之所難。我市不斷擴大“寧創貸”市場化風險分擔機制應用場景,針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推出特色化金融產品。其中,市財政局聯合省信保集團、紫金擔保設立“專精特新保”產品,為專精特新名錄庫內的中小企業提供最高2000萬元的免擔保費融資擔保服務。
農業銀行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專精特新保”具有“免收擔保費、無須提供抵質押擔保、可享受優惠利率”等優點,從根本上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
靶向目標,精準發力。2023年,“專精特新保”已累計為84家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免保費政策性擔保超13億元。
在“寧創貸”市場化風險分擔機制引導下,我市不斷創新各類金融產品,精準對接服務各類經營主體。
“寧科貸”通過給予增量補貼、風險共擔等措施,鼓勵銀行加大對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新型研發機構、海外人才創業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持續優化科技型企業融資環境。
去年,我市以科技部火炬中心的“企業創新積分制”指標體系為基礎,推出面向科技企業的“創新積分貸”系列信貸產品,讓更多金融活水精準“澆灌”科技企業。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認定“寧科貸”資質的企業17299家次,“寧科貸”合作銀行為科技企業累計發放貸款超2000億元,貸款余額近600億元。
此外,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還在“寧創貸”政策框架內推出“金陵惠農貸”,引導金融資本更多更快更好參與鄉村振興。
拼服務:3天辦妥首貸,“全線上運行”高效放款
成立于2020年的南京韋博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無人機航測軟件開發與銷售的科技型企業。該公司2022年被評定為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先后參加了寧夏京能光伏項目、寧夏華能光伏項目和山東萊蕪隧道建模項目等,目前急需資金升級無人機設備與航拍巡檢技術。但由于創立時間較短、缺乏抵質押物等,融資較為困難。
“根據企業輕資產、無抵押、專利多等特點,為企業匹配了‘寧創貸’市場化風險分擔機制產品,指導企業通過‘江蘇銀行隨e融’小程序進行線上化申請,3天內便為企業辦妥首貸113萬元,幫助企業實現貸款‘零的突破’。”江蘇銀行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統計,2023年江蘇銀行南京分行通過“寧創貸”業務支持小微企業超440家,累計提供信貸資金超過15億元,其中超70%信貸投向科技型小微企業。
紫金農商銀行則通過扎實走訪、舉辦各類融資對接活動、加快貸款審批流程等服務舉措,極大提升了“金陵惠農貸”的落地成效。
銀行機構各展所能,政府部門全面統籌。市財政局在“南京金服”網上平臺開設“寧創貸”服務專區,實現網上政策宣傳、銀企直連、補貼申請、數據統計等功能,為企業融資牽線搭橋。
截至目前,該平臺已發布34款銀行基于“寧創貸”開發的貸款產品,形成企業申請—系統接收—分發銀行—貸款審核—貸款發放—信息反饋的全線上運行機制,實現最快3個工作日內放款。
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的一年,將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對金融資源的撬動作用,不斷豐富“寧創貸”政策產品,全面推廣市場化風險分擔機制,加強與相關部門間的協同配合,不斷提升財政政策與貨幣、產業等政策融合聯動效能,帶動更多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經營主體的資源投入,助力紓困解難、創新發展。
上一篇:稅收在國家治理中作用更加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