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財政非稅收入管理駛入規范化“快車道”
非稅收入是政府依法取得的除稅收以外的收入,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罰沒收入等。如何對其加強監管,以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提升資金使用效率,防止違規問題?近年來,江蘇扎實有序推進財政非稅收入管理改革,助推財政非稅收入管理駛入規范化“快車道”。
用好政策“工具箱”為企業降費減負
近年來,為應對新冠疫情影響,穩定經濟增長,國家和江蘇分別部署實施了一系列降費減負舉措,省財政廳會同有關部門及時貫徹落實各項政策,并用好政策“工具箱”,確保各級降費減負舉措落地見效。
省財政廳綜合處負責人表示,省財政研究制定江蘇稅費減、免、緩政策,會同相關部門先后印發《應對疫情影響減免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關于明確疫情防控期間減免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實施期限的通知》《減免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緩繳涉及企業、個體工商戶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事項的通知》等文件。2020—2022年,全省共計免征、減免、降低(標準)、取消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22項,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約220億元。2023年1—6月,各項收費基金優惠政策共減免企業和社會負擔32億元。
同時,為推動收費基金政策公開透明,2002年起,省財政廳每年編制公布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兩個目錄”清單,將收費范圍、標準、優惠政策、文件依據編入各收費基金項目目錄,并動態調整,方便社會查詢和監督。截至2022年12月底,江蘇公布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42個,涉及教育、公安、人社、自然資源、住建、交通等20個部門,政府性基金項目17個,涉及水利、教育、殘聯、住建等部門。
此外,為進一步完善非稅收入征收制度體系,2022年,由省財政廳牽頭會同省發改委、省交通廳、省水利廳,對《江蘇省船舶過閘費征收和使用辦法》進行全面修訂,以省政府令形式頒布。新的辦法將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水行政主管部門分別管轄船閘的船舶過閘費征收和使用管理規定進行整合,實現了不同行政機關船舶過閘費同一事項的統一管理,為全省船舶過閘費征收和使用管理提供了統一政策依據。今年,省財政提請省政府修訂《江蘇省水利建設基金籌集和使用管理辦法》《江蘇省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征收和使用管理辦法》,8月2日,分別以蘇政發、蘇政辦規文件形式出臺。
財稅系統互聯互通讓群眾“少跑腿”
按照相關要求,自2022年1月1日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礦產資源專項收入、海域使用金、無居民海島使用金四項政府非稅收入劃轉稅務部門征收。為保證劃轉征收有序銜接、更穩過渡,省財政積極推進全省財稅系統互聯互通。2022年1月,江蘇財稅系統互聯互通測試成功,實現全省貫通和全覆蓋。江蘇成為率先實現財政部“兩碼”(非稅收入項目識別碼和繳款識別碼)統一要求的省份,也是全國第二個、非試點地區第一個實現財稅系統互聯互通的省份。
省財政廳綜合處負責人介紹,在推進過程中,省財政主要從三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全省大集中信息共享機制,統一開發全省費源信息采集系統模塊,供各級自然資源部門填報費源信息,通過統一公共支付平臺實現財稅系統對接,從而推送和接收非稅數據;二是制定切實可行實施方案,積極發揮牽頭作用,主動協調相關部門,先后會同省稅務局,聯合省自然資源廳、省稅務局、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等部門印發相關通知,明確系統對接內容及技術要求,以及劃轉后各部門職責、征繳流程、實時信息共享及退付等事項;三是建立閉環有序業務流程,繳費人向稅務部門申報,稅務部門按規定辦理繳費入庫;繳費成功信息實時反饋至統一公共支付平臺,與自然資源、財政部門共享,自然資源部門辦理后續業務;人民銀行核對收入預算科目、級次等信息無誤后辦理入庫。
通過財稅部門之間一次系統對接,多方數據實時共享,江蘇實現了非稅收入從業務辦理到費源信息采集,再到收繳成功信息共享的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推動了辦事繳費“一門、一站、一次”辦理,真正讓“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以推進電子票據改革提升管理效能
“報名考試,手機直接掃碼繳費,幾分鐘就搞定,太便捷了?!比涨埃幻麍罂冀K省2023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招募筆試的考生感慨道,這是江蘇實行非稅收繳電子化改革便民惠民成果的一個真實寫照。
據了解,江蘇已于2020年底完成人事考試考務收費系統與省統一公共支付平臺對接,實現人事考試報名收費全流程在線收繳??忌ㄟ^省統一公共支付平臺,可選擇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方式完成繳費,并下載系統自動開具的江蘇省非稅收入電子統一票據(電子),改變了只能上門領取紙質票據的傳統方式。
為創建服務型政府、提高財政管理水平,省財政加快推進收繳電子化管理工作,依托各地現有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信息系統以及省級統建業務繳費系統,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和電子支付工具,建設完成全省集中的統一公共支付平臺,全程在線辦理非稅收入繳費業務。通過省統一公共支付平臺銜接江蘇政務服務網、非稅收入代理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支持支付寶、微信、銀聯在線等多種繳款方式實現“支付通全省”。目前,全省基本實現非稅收入收繳電子化管理,17家商業銀行實現全業務收繳,率先引入數字人民幣支付方式。2022年全省非稅收入完成14218.34億元,其中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管理非稅收入2455.66億元。通過支付寶、微信等線上繳款約7500萬筆,金額266.48億元,日均約21萬筆、7300萬元。
省財政廳綜合處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江蘇還將把劃轉項目全部納入費源信息采集系統,從源頭上實現非稅收入全流程電子化管理,并深入挖掘公共支付的非稅收入數據價值,為研判收入形勢、制定調整政策提供支撐。同時,拓展在線收繳渠道,深入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行動,力爭年底前實現全省所有非稅收入項目可通過數字人民幣收繳,豐富和創新數字人民幣場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