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財政工作會議召開
1月18日,南京市財政局召開全市財政工作會議,江北新區、各區(園區)財政局以視頻會方式參加。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中央和省市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按照全國、全省財政工作會議和市人代會要求,總結2022年工作,分析當前形勢,研究部署2023年全市財政重點任務。
2022年全市財政積極擔當作為,嚴守住三條平衡底線,盡最大努力實現最好結果
2022年,是極具挑戰、極不平凡的一年,多種因素復雜交織,面對前所未有的財政平衡困難,全市財政積極應對超預期減收增支壓力,保住了一般預算收入同口徑轉正、剛性支出不折不扣保障到位、政府性債務風險等級不反彈,三條平衡底線。一是全年實現同口徑正增長;二是各項重點支出應保盡保;三是牢牢守住風險防范底線。
同時,各區也積極應對疫情、經濟下行等嚴峻挑戰,主動作為、迎難而上,加大收入組織力度,強化支出結構調整,推進各項財政管理改革,為全市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提供了有力支撐。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科學研判財政發展形勢,以財政治理現代化譜寫財政改革發展新篇章
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必須做到全面學習、全面領會、全面落實。全市財政部門必須堅定以政領財、以財輔政,把講政治體現在財政工作各方面全過程,以系統觀念推動財政治理現代化。重點圍繞財政職能和主業主責,著力推進預算管理現代化、加強財政政策系統化、提高風險管理前瞻性。
2023年要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以切實有效的舉措推動開好局起好步
全市財政系統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和全國、全省財政工作會議要求,著力提升財政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全市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切實擔負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貢獻”的財政責任,努力做到“五個繼續優化”:
一是在收入組織上,要繼續優化開源方式,狠抓重點行業收入、稅收征管、資源挖潛、財源建設四個方面,確保實現全年收入預期目標。
二是科技產業類政策,要繼續優化支出投向,增強科技產業政策精準性、放大補貼扶持政策乘數效應、發揮產業基金帶動作用,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
三是民生保障類政策,要繼續優化標準體系建設,落實黨政機關過緊日子常態化、穩步合理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支持教育高質量發展、推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四是在風險管理上,要繼續優化管控方式,全面加強平臺經營性債務管控、進一步提升新增債券管理使用質效、強化其他各類資金資本風險管理,構建“大監督”格局,守牢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五是在財政管理改革上,要繼續優化運行效能,深化預算管理改革、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完善財政庫款管理、提高資產使用效益、規范政府采購行為、以健全的制度推進財政治理體系現代化。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堅持自我革命,推動新時代財政機關和干部隊伍建設高質量發展
要自覺端正“三觀”、提高“政治三力”,著力加強政治能力建設;
要發揚斗爭精神,積極擔當作為,著力加強干部隊伍建設;
要堅持權為民用,做到嚴以用權,著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