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五百強第九名,蘋果仍要向諾基亞低頭
前不久,《財富》五百強榜單出爐。蘋果公司以營業收入約為2156億美元排名第九位,雖然跟2016年的榜單位置保持一致,但是相比其他科技公司而言,蘋果拿下第九名可謂是讓不少同類者羨慕至極。然而即便蘋果公司排名很是靠前,在某些技術專利方面也不得不低頭,比如《財富》五百強中僅僅位居415名的諾基亞都使得蘋果反過來給它交納專利費用,甚至達到了20億美金。
眾所周知,蘋果公司目前的市值已經高達約7700億美金,其中盈利能力最強的iPhone手機也一直在全球高端機型市場中占據著超強的份額,并長期獲得智能手機市場里的80%以上利潤。那么,如此龐大的蘋果公司為何面對昔日手機霸主諾基亞時,也只能低下傲嬌的“頭顱”乖乖地交專利費呢?個人認為,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探討。
方面一:諾基亞手機日落西山,諾基亞專利積累依舊強悍
大家需要知道的是,早前被人們遺憾及感嘆的是諾基亞手機業務,并非諾基亞通信設備和技術、設計等專利業務。所以,目前盡管諾基亞手機業務輾轉回來又授權HDM進行運營,但某種程度上諾基亞的專利沉淀仍然令包括蘋果公司在內的巨頭們難以企及。
據了解,諾基亞集團的技術專利數量是蘋果公司的七倍還多。換言之,蘋果公司手中擁有兩大殺手锏:iOS系統、iPhone手機,可在某些地方尤其是iPhone手機所需要的設計專利、通信專利還離不開老牌廠商諾基亞的支持。畢竟,諾基亞的年營業額度和世界排名在那放著,來不得半點讓人質疑。
方面二:蘋果公司花20億美金給諾基亞,勢必得到了許多好處
前文中,我曾跟大家聊過諾基亞因為專利費問題起訴過蘋果公司。這件事情,現在已經得到了良好解決,即是蘋果公司給諾基亞拿了20億美金獲得授權;如此,蘋果公司未來無論是對iPhone手機新品也好、iPad等新品也罷,都不會再收到來自諾基亞的持續起訴,同時諾基亞的健康產品也能在蘋果部分地區的官網上進行售賣。
按照蘋果一貫的談判風格來看,不難想象出前者必定不是吃虧的主(從諾基亞目前的狀態分析,蘋果公司用20億美金得到了不少好處),否則跟高通之間關于專利授權費用問題何必大動干戈,搞的全世界人人盡知呢?
方面三:蘋果公司需要再次拓展市場,專利后盾不可或缺
就像小米手機一樣,自2011年誕生后在市場火爆一時,可當中國人口紅利消失殆盡之際,拓展國際市場成為了當務之急。只是,由于小米公司成立時間不久,專利技術等沉淀不多,所以在出海印度時曾遭遇了愛立信的起訴,直至現在通過與世界巨頭微軟、諾基亞合作,才使得小米手機海外市場進展順利,并銷量大增。
可見,積累專利對于一家手機廠商來講,是一件多么重要的手段。再者,iPhone手機銷量連續下滑,迫使蘋果公司或庫克不得不想方設法改變策略,譬如iPhone新機型外觀設計一改傳統、功能亮點讓果粉用戶們翹首以盼。不過,這些都需要專利的加持,反之不是受到起訴就是無法快速形成規?;a出效應。
綜上所述,蘋果公司擁有幾千億美金的市值、具備iPhone和iOS兩大利器也不一定要過度驕傲;同時,不要小看已經被人們認為衰敗的諾基亞,除了手機業務授權出去外,諾基亞集團的通信設備業務、物聯網專利、通信技術專利等都令同行敬畏三分。
那么,蘋果公司向諾基亞低頭付出20億美金的專利費,想必不難理解了。當然正如上文所言,蘋果也不是喜歡做虧本買賣的主兒,未來若要布局物聯網等領域的話,必定能夠得到諾基亞在背后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