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財政廳出臺成本預算績效管理實施意見
成本預算績效管理是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格局、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的重要舉措,涉及領域多、覆蓋面廣、難度大。為提高財政科學管理水平,推動全省財政可持續發展,近日,省財政廳出臺《關于開展成本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提出通過運用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全面衡量投入成本,科學測算財政資金投入規模,有效解決預算管理中存在的“重投入、輕績效,重產出、輕成本”問題,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質量。
確立整體目標
按照“統籌謀劃、突出重點、強化應用”原則,聚焦重點領域,加強成本預算績效分析,堅持成本與效益并重,持續優化業務流程,建立“預算申請測成本、預算安排核成本、預算執行控成本、預算完成評成本”的成本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推動財政資金降本增效。
明確實施步驟
財政部門統一制定成本預算績效分析指引,與主管部門共同梳理財政支出領域的政策和項目,有序推進成本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不斷完善各支出領域項目的公共服務標準、成本定額標準和財政支出標準,逐步實現重點領域全覆蓋。
規范分析流程
圍繞公共服務目標,開展項目事前功能評估,推動業務流程優化,形成公共服務標準;堅持業務與財務融合,分析項目投入成本,形成成本定額標準;結合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充分考慮財政可承受能力,形成財政支出標準。
明確重點領域
加強成本管控的領域主要包括,城市運行涉及公交軌交、道路養護、園林綠化、污水垃圾處理等;民生保障涉及教育、文化、衛生、養老等;基建項目涉及城市建設、醫院學校、水利環保等;行政運行涉及物業管理、信息化運維、慶典展會等。
加強績效管理
圍繞事前績效評估、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及結果應用,構建全過程成本預算績效管理閉環,不斷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提升公共服務質量。
強化組織保障
財政部門負責統籌推進本級成本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預算部門負責本部門成本預算績效管理,加強宣傳培訓、技術支撐、智力支持,共同推動成本預算績效管理取得實效。
下一步,省財政廳將及時總結經驗做法,形成可復制案例向全省推廣,推動成本預算績效管理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