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丨porny丨蝌蚪/中国白嫩丰满少妇xxxxx明星/日本女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最新動態 工商資訊 財務知識 資料下載

四年翻兩番 惠企逾萬家 紅利近百億——南京持續加力落實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

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是國家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稅收優惠政策,也是南京財稅部門運用國家政策紅利深入落實南京市委市政府“創新名城”建設的重要舉措。政策實施成效如何?近期,南京市2020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最新數據出爐:與四年前的2016年度相比,…
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是國家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稅收優惠政策,也是南京財稅部門運用國家政策紅利深入落實南京市委市政府“創新名城”建設的重要舉措。政策實施成效如何?
近期,南京市2020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最新數據出爐:與四年前的2016年度相比,2020年度全市申報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企業數量從1960家增長到12848家;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總額從85.99億元增長到375.72億元,折算成企業所得稅減免從21.5億元增長到93.93億元。數據爆發式增長折射出該項政策在南京精準落地,有效解決了企業申報過程中的“不愿”“不敢”“不會”,政策紅利從“紙上”走到“賬上”,企業從制造走向智造。
簡化程序,打消企業“不愿”的念頭
時間回溯到2016年度,彼時南京共有企業所得稅征管戶26.55萬戶,而全市申請并享受到加計扣除政策的企業僅1960戶,加計扣除總額85.99億元。研發投入越多,應納稅所得額扣抵就越多,本是惠企利好政策為何得不到回應?南京市財政局對全市企業展開摸底調研后發現,不少企業放棄申報的主要原因在于申報程序煩瑣、耗時長、要求嚴。
“取消企業研發項目由科技或工信部門進行確認以及向稅務部門進行登記的環節;取消企業研發費用向稅務部門備案后才能享受加計扣除的環節,由企業自行判別并計算研發項目所發生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相關資料留存備查;實施網上直報,企業依規計算的加計扣除減免稅額,通過網上申報系統直接填報并享受。”南京市財政局企業處副處長侯祥農介紹說,聚焦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從2018年始,南京市財政局會同市稅務、科技、工信部門,對南京市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實施辦法逐年完善,并以市委1號文件配套實施細則印發,從頂層設計上落實“企業自主決定研發項目立項,自行判別并計算加計扣除減免稅額”的“放管服”改革目標。
“如今,只需填寫幾張報表,在網上提交給電子稅務局,足不出戶就辦好了。”南京諾爾曼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醫學診斷產品的研發創新型公司,2020年度申報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減免了近260萬元稅費。說起申報程序的變化,諾爾曼生物財務總監馬洪浪感慨頗深,“過去,企業確定的每個研發項目先要跑科技或工信部門進行審核與確認,再去稅務部門對審核確認后的項目進行立項登記。加計扣除申報時,還要向稅務部門報送研發費用備案材料且填寫的內容又多,不僅填寫匯總表,還要根據研發項目明細逐項填寫”。
審慎容錯,消除企業“不敢”的顧慮
由于國家出臺的企業研發費用相關政策條款較為原則和寬泛,企業一度擔憂因政策理解差錯或申報過失帶來不利后果。
“出于合法合規性考慮,主要擔心因申報偏差引發稅務風險,對后期的企業信用、企業融資、政府資助、達標晉級、高企申報、引進投資人等造成影響。”南京一家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坦承前些年放棄申報的原因。
像這樣,為謹慎起見,眾多研發企業不敢將拿捏不準的相關費用支出歸集為研發費用進行加計扣除,更有不少制造業企業直接放棄申報。中匯江蘇稅務師事務所合伙人、技術總監戴旭峰分析說,一些傳統的制造業企業,盡管也重視產品和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但是沒有形成相應知識產權或對自主立項的研發項目是否符合規定缺乏自信,他們擔心政策運用不當,引起稅務稽查風險。
對此,修訂后的實施辦法給企業服下了“定心丸”。“只要不是欺騙、隱瞞,而是因政策理解不準、計算錯誤等失誤導致多扣除費用,造成少繳稅款的,依法補繳稅款、滯納金,不定性為偷稅。”南京創優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財務經理盛麗霞高興地說,相關部門審慎容錯,企業再無后顧之憂,申報享受加計扣除減免稅額逐年遞增,連續三個年度分別減稅36.52萬元、43.61萬元、55.31萬元。
與此同時,實施辦法中對可能出現的稅務風險,不再由企業“背鍋”,且申報過程中出現的“皮球”也不再踢給企業。“如果稅務部門對企業申報的研發項目有異議,不用企業去解釋說明,而是由稅務部門將企業留存備查的研發項目資料送科技部門請專家鑒定,由科技部門出具鑒定意見。”南京市稅務局企業所得稅處二級調研員姜學峰說,在辦理過程中,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實事求是,解決企業后顧之憂。
全程服務,化解企業“不會”的煩惱
企業研發活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哪些費用支出可以納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初次申報如何入手?諸如此類的問題困擾著眾多小微企業,但因自身“本領”有限,即使政策再優惠,也只能干著急。
為此,從2018年始,南京市財政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經招標聘請了中匯江蘇稅務師事務所等8家社會中介機構,為全市有研發投入且有輔導意愿的初次申報企業及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全過程中介服務。社會中介機構提供全過程服務費用為每家企業6500元。“企業只需承擔1000元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審計報告或鑒證報告費用,其余5500元由市財政安排。”侯祥農說,此舉目的在于增長企業本領的同時減輕企業負擔,讓更多企業享受政策實惠。
中匯江蘇稅務師事務所為諾爾曼生物提供咨詢服務,企業受益頗多。“研發投入從2018年度的1590萬元增長到2019年度的1950萬元,再到2020年度2300萬元。”馬洪浪列出一組數據說,政策引導下,公司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產品競爭力,加速了國產替代進口的進程。目前已建成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擁有醫療診斷領域完整的產業鏈。
“今年,政策再次加力,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而且企業在三季度申報時就可以對上半年發生的研發支出加計扣除,這是極大的利好。”姜學峰表示,為了讓好政策最大限度地為企業所了解和享受,今年,稅務部門結合研發新政,通過線上和線下方式開展 了41場政策宣講,受眾達11412人次,并將繼續強化政策宣傳解讀,及時解決企業的涉稅訴求,營造良好的創業創新投資環境。同時,加強數據分析,針對有研發費用發生而未申報享受加計扣除的企業,點對點進行政策提醒,確保稅收優惠應享盡享。
在線客服